11月9日,以“传承中华文化,激活创新活力”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创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文化领域的学界、业界专家齐聚一堂,聚焦首都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共同探讨和展望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动能和形成的新发展格局。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得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都高端智库理事会的大力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一级巡视员崔占辉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到场的各位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是由北京市与北京师范大学在“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的思路下合作共建的新型高端智库,建院以来在于丹院长的带领下,研究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这一核心领域,汇智聚力、踔厉奋发,借助北师大多学科平台优势,深入挖掘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载体路径,推出了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成果,作出了独特的京师贡献和京师智慧。 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一级巡视员崔占辉 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一级巡视员崔占辉在致辞中表示,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文化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崔占辉在致辞中对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作出三点期待:一要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京华大地生动实践的研究阐释,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名城;二要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开展前瞻性、储备性和针对性研究;三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努力成为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首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主旨报告:《传承中华文化,激活创新活力》重磅发布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于丹教授在论坛上发布了题为《传承中华文化,激活创新活力》的主报告。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实现中,理应起到排头兵、先锋队作用。广泛参考国内外有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将全国文化中心指标确定为文化资源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涵育力和文化凝聚力五项核心指标。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于丹教授 在文化凝聚力方面,首都文创院作为文化类高端智库,始终锚定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深化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关注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典型案例,聚焦红色文化,推动红色主题片区高质量发展。于丹教授表示,未来首都文创院将持续深耕全国文化中心各项数据与指标监测,及时总结文化发展的首都经验、首都模式。 在文化资源力方面,首都文创院始终秉持“大文化观”的研究理念,在红色文化资源、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老城文化资源、会馆建筑保护、长城文化资源等方面,研究院课题组取得了诸多成果,转化为推动文化事业或产业发展的潜在或现实力量。 在文化创新力方面,于丹教授指出以文化企事业单位为创新主体,通过文化科技、文化数据、文化金融、文化人才等要素催生发展动能,是实现文化资源到文化资产再到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全方位转化的关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文化传播力方面,塑造好中国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不仅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认同中国文化的关键,更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北京在文化国际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文化涵育力方面,于丹教授强调了文化涵育力在青少年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传承家教家风、涵养家国情怀,可以化育出个人对家庭、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担当。这不仅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关键,更是推动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 主旨发言:聚焦科技与文化交融,共话传统文化创新路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以“人工智能何以革新首都教育”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余胜泉教授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知识生产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从个体认知到人机结合的分布式认知转变,是信息时代人适应复杂性的根本。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将成为现代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通过人机结合可以洞察隐藏的关系、本质规律,可以超越个体认知极限。教育也需适应这一变化,不要固步自封,要用心倾听技术生态变化和变革的声音。通过研究、技术、产业、政策、实践等跨领域的协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变革,从而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新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朱耀垠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朱耀垠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老龄观对首都发展的启示”为主题,回顾了中国古代社会倡导老有所学、老有所长、老有所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围绕发挥中华传统积极老龄观在首都人口老龄化中的借鉴作用,朱耀垠教授提出需要从倡导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观、将中国传统积极老龄观融入老年教育、加大对首都特色孝亲敬老文化的挖掘宣传三个方面,传承中国传统的积极老龄观,创造具有时代特色首都特点的老龄文明。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敏教授围绕“智能时代首都文化对外传播的新思考”,结合当前国际传播战略,提出了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韧性“四力”即抗压力、恢复力、可持续力和创新力。文化广泛涵盖了人的生活方式、观点和思想,在韧性传播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对着说”“顺着说”“接着说”等策略。周敏教授以游戏海外传播的事例,解析了国际传播与用户情感互动的四个阶段,并提出未来首都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流量,也需要在流量中不断提升传播的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围绕“VR(沉浸式虚拟影像)大空间赋能影视文旅数字化转型”这一主题,探讨了当下影视文旅实景街区和舞台演出的发展瓶颈。陈刚教授指出,一方面VR大空间能够使影视IP活化,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另一方面,VR大空间以AI赋能,为观众构建交互式沉浸体验新场景。与此同时,VR大空间助力产业重塑,拓展跨媒介大文娱数字经济发展模式。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教授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教授以“新质生产力激发首都文化发展新动能”为题,从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出发,通过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四个方面剖析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与呈现方式。杨越明教授重点讲解了产业维度和公共文化事业两个维度新质生产力的具体着力点,强调要用辩证思维看待“文化+科技是否等于文化新质生产力”的问题。最后从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评价标准:供给端(向上、向善、向美)和需求端(满足美好精神文化需求),探讨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圆桌论坛:传承中华文化,激活创新活力的北京实践经验 在圆桌会议环节,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于丹教授与昌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弗甘、延庆区委宣传部文明促进中心主任郎丰杰、东城区文联副主席李哲、东城区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张志刚,就各区实际经验,围绕“传承中华文化,激活创新活力的北京实践经验”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深入交流。 昌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弗甘介绍了区域内的文化发力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在已有“运河之源”“太行之首”“居庸之要”厚重积淀下,充分发挥“三带汇聚”优势,打造了“明文化论坛”“居庸山月”“运河源 白浮韵”“北京农业嘉年华”“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四大文旅亮点活动,全方位展现了“京师之枕”的独特历史文化魅力。 延庆区委宣传部文明促进中心主任郎丰杰介绍了延庆区在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方面的特色。他强调了延庆区域内文旅融合的重要性,指出农业是基本盘,文化是动力源,延庆区着力盘活优质资源打造“生态之园”“运动之园”“音乐之园”。 东城区文联副主席李哲表示,北京的文化一直在流动并且不断自我成长,东城区作为老城区拥有其特定的软实力资源。他结合工作经验,分享了史家胡同博物馆打造社区博物馆探索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详细介绍了东城区的特色文化空间,以及政府如何利用空间吸引社会文化机构互相聚集,形成区域性生态。 东城区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张志刚重点介绍了:“一个路径”即东城区始终致力于实现文化和城市相融共生;“两个支撑”即文化新质生产力需托起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并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五个落实”即在以文培元、以文化城、文化惠民、文化产业、文化名片五个维度上实现文化的落地。 从左到右依次为:于丹、李弗甘、郎丰杰、李哲、张志刚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论坛缓缓落下帷幕。作为首都文化发展的推动者、践行者、瞭望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将继续聚焦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